English

着力培养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

1998-09-09 来源:光明日报 温熙森 赵吉祥 我有话说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是我校在原“哈军工”的基础上组建国防科技大学20周年。1977年7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接见当时学校临时党委派来请示汇报的同志,确立在“哈军工”的基础上成立国防科技大学,20年来,学校建设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高校之一。20年来,学校先后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输送了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在内的2万多名各类高素质科技人才,许多人成了学术技术骨干,有以“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10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军队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军队高科技人才培养、军事高科技研究和军队高级干部进修的重要基地。

小平提出首先在军队建设一所国防科技大学

20年前,小平同志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和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在军队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学校师生都忘不了他老人家在筹办国防科技大学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当学校领导汇报到1975年7、8月间,国防科委根据小平同志指示,准备以“哈军工”为基础筹建国防科大,但由于“四人帮”的破坏而被搁置时,小平同志说:“1975年那时候,教育战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首先在军队建设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他特别强调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能否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对发展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深谋远虑。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对于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院校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关键在人才。”能否造就大批跨世纪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是关系到我军能否迎接军事技术革命挑战,落实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战略,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根本所在。因此,积极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大力推进我军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有效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决策,着力造就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

构建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什么是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军委江主席明确指示我校:“培养德、智、军、体合格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要求我校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培养和造就“科技帅才”。我们认真贯彻江主席的指示,在总结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40多年办学育人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科技人才总要求,构建了适应军队、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献身精神。政治合格是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首要要求。小平同志历来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曾指示我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马列主义世界观,用毛泽东思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培养的人才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健康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前途命运的大事。因而,必须始终将德育摆在人才培养首位,帮助学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安心军营建功立业的思想。

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很强的发展后劲。这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才能适应国防科技不断发展和军队长远发展的需要。小平同志曾指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打牢数理化和外语基础”。我们所讲坚实的基础,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既包括本专业学科基础,也包括相邻专业学科基础;既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也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坚实的基础和很强的发展后劲是统一的。坚实的基础是很强发展后劲的前提,很强的发展后劲是坚实的基础的发展和延伸。我们所讲的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就是要求科技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获取新知识的愿望,较强的应变和开拓能力,浓厚的民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能肩负起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历史重任。

具有全面良好的素质。军队建设与发展要求科技人才具备全面良好的素质。回顾40多年来历史,我校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了国家机关、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关键原因就是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根据新时期军队建设与发展需要,我们设计了高科技时代科技人才的素质标准。这就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管理素质。

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我校在抢占高科技前沿制高点和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我们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不开的。根据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实际,我校要求培养的科技人才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立足科技前沿,立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自主提出有价值的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学术见解,围绕现代化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围绕“五性”,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根据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需求的状况,依据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围绕“五性”,即基础性、前沿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探索军队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是围绕“基础性”,夯实学员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军政基础。为了打牢基础,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坚持高起点,确立大科学、大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继续坚持按照技术科学设系和专业,实行理、工、文融合。根据多次赴全军各部队、科研院所、基地调研,修订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了学科专业,将原有的25个本科专业调整合并为18个。本科教学贯彻“三年打基础,一年学专业”思想,同学科专业头三年实行通科培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术的任职训练。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占总学时的90%,同时,四学年坚持数学、外语、实验、计算机应用“四个不断线”。研究生培养,贯彻“加强基础,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对两年半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头一年半完成必修专业基础理论外还增加一定数量的外语课和相当数量的新兴学科选修课。对博士生,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

二是围绕“前沿性”,不断地让学员接受高新技术的熏陶和锤炼。学校逐步淘汰了旧的教学内容,增大了高新技术含量。要求教员结合科研,主动吸收科研成果和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从科研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或修订、编著新教材。目前,学校已编写、修订教材400余种,形成了以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技术为主的教材体系,其中20多种被全国各高校选用。学校还认真分析国内外教材使用情况,把教材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引进新教材。仅1997年,就选用新教材400余种,还引用了部分国外原版教材,购书近10万册。此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处在各学科技术前沿的专家、教授,开设各类高新技术知识讲座,讲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等对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一些前沿的知识,让学员及时了解、把握和跟踪这些高新技术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是围绕“综合性”,强化学员的全面素质。针对未来战争对人才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我们确定4-5-6全方位思路。强调打牢4个基础,即政治思想基础,专业知识基础、军事素质基础、身体和心理基础;树立“五种精神”,即乐于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六种能力;即科研攻关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围绕这一思路,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相统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四是围绕“实践性”,坚持学习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我们把课堂开到工厂、农村、部队,引导学员走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才道路。在学校周围的农村建立了9个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分期分批安排学员到这些基地劳动锻炼。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建立了20多个工厂实习基地,每年根据学员课程安排他们到工厂去实习,时间是20天或一个月。

五是围绕“创造性”,加大科研锻炼力度,引导学员树立创造志向。学校注重介绍杰出科学家以及本校在教学科研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勤奋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事迹,介绍本学科研究领域尚未攻克的难关;要求教员在教学科研中,以身作则,在学术上不断进取,以此来启发、激励、鞭策学员树立创造的志向。要求学员在做课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进行思考,开拓思路,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校规定:所有研究生的论文课题必须从科研任务中选,80%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必须紧密结合科研任务进行。吸收研究生学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学员参加科研,成为课题组正式成员,把科研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分配给研究生学员或高年级本科学员承担,让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学员担任课题小组长,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相对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此外,我们还采取举办科技讲座、学术研讨会、科技发明竞赛,鼓励学员组成课外科研小组等措施,营造创造性环境。我校坚持以科研为手段,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每年有近2000名各类学员参加各种项目的科学研究,仅1993年以来,全校学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有270人次获国内科研成果奖。相当部分学员毕业分配到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后,能够迅速出成果、挑大梁,成为学术技术骨干,有的已成长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本文作者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政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